2017/10/14 Wesley’s Digest Collection

  • 『麥卡錫於 2011 年逝世,終年 84 歲,他多年推動 AI 的發展努力為人類文明遺下寶貴的資產。他之所以能領取「圖靈獎」、得到「AI 之父」的美銜,全因他不甘墨守成規,勇於想像未來,把他的見聞啟發綜合起來,成為創新發明。以佛學的語言形容,麥卡錫是一位有「願力」的人,敢想敢做,將概念付諸實現。活在他開創的 AI 未來,今人不能只有恐懼與驚慌,而應轉抱開放進步的思維,否則就會被時代淘汰。』。

  • 『例如很多人都喜歡畫畫、音樂、占卜等等,這些人將這些職業浪漫無暇化,覺得非做不可,但當上之後,才發現其背後的甘苦而放棄。其實無論那一種職涯跟職業,背後都有苦有樂,必然包含試煉與挑戰。也許,我們追求的,不是這些職業與技能本身,而是它背後所隱喻的,長久以來被教育壓抑的渴望。』筆者身邊越來越多朋友開始自發性的學起程式了,社群討論也逐漸看到許多熟悉的面孔,不管是轉換跑道還是理想實踐,能夠跳出原有舒適圈無疑都已經是種突破了。

  • 『一蘭拉麵的經營者就很清楚地認識到,熱門的餐廳一旦人滿為患,等待時間拉長,顧客的體驗就會大打折扣。但是一旦訂價太高,上門的人門可羅雀,又不利於宣傳。於是它推出了買六千元等值商品免排隊的方案,既滿足了有錢但沒時間,不想排隊受罪的中產階級需求,又製造了至少要排隊三小時才吃的到的瘋狂人氣。(至於催生了不到三百塊就可以幫你排隊的排隊黃牛產業,又是後話了)』這才驚覺一蘭訂出的各種規則都是策略,在經濟學理論上似乎是站得住腳的,不過能從拉麵聯想到雪山隧道的作者也是蠻猛的。

  • 『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是最常见的顽疾。读过一篇鸡汤,就感觉自己斗志昂扬,转发到朋友圈,就感觉在自我鞭策。最可怕的莫过于你明明什么都没做,却沉醉在努力的自我感动中。朋友圈的打卡会给你留下一个自己已经努力过的幻象,这个幻象成本极低,点赞和反馈却能预支成功的快感,然后忘记实实在在的努力。』白話點說就是三分鐘熱度,嘴巴說著台灣教育多慘多糟年輕一代多沒競爭力,自己多努力在矽谷和技術圈討生存,結果真相是每天都在臉書 IG 打卡照片上傳,多年下來也不見任何實體建樹或做了什麼有用的軟體工具。然後你終於體會到人真的是靠嘴巴吃飯的。

  • 『對中國賽後通過記者採訪區,心情頗為激動的中田久美監督雙眼通紅,熱淚盈眶,記者問這是什麼眼淚?中田監督回答說:「很不甘心呢…可能是年紀大了淚腺分泌較為旺盛吧。」先是苦笑回答,然後再解釋「為什麼呢?因為看到球員們努力拼搏的態度…」』大冠軍杯做為東道主的日本不管男女排最終都是以慘敗落幕,看到陣容相當不錯的日本隊伍面對世界強權的高度和力量依然極難找到突破點就不禁覺得台灣排球儘管哪天真的成功邁向職業化離世界巔峰還有很大一段路要走,話雖如此還是希望職業化早日成真。

只聽經典

魚韻和日本天團 SMAP 幾年前合作的一首歌曲,這曲風果然很有山口大叔的味道。